本文目录一览:
- 1、筏板基础的支座是指什么
- 2、楼面板负筋的架立筋是板凳筋吗?(如图)
- 3、板凳筋马凳筋的规格
- 4、5米乘6米现浇板该入何布置钢筋?
- 5、什么是马櫈筋
- 6、什么叫板凳筋?板凳筋的做法又是怎样做?最好附图片
筏板基础的支座是指什么
支座指的是双层钢筋中间起到支撑上下筋的马凳筋。板凳筋,又称马凳筋、板凳铁,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验算筏板内力时,基础梁和柱子就是筏板的支座。地基反力就是筏板的均布荷载。
筏形基础是由筏板和基础梁组成的,受力分析时“类似于”梁板结构中“倒过来”的有梁板,但二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如果有桩承台,那么承台和之间的承台梁构成筏板的支座。如果没有桩基并且筏板完全坐落在基土上,那就完全不同了。这时的筏板往往是按“倒楼盖”设计的,它的支座就变成了筏板以上的地梁,地梁承担着梁上生根的剪力墙;如果没有地梁,则支座就是剪力墙了。
你问的是平板筏基础平板(BPB)。你问的支座处指的是柱下区域。下皮钢筋的跨中是指两柱下区域之间的位置。(下图把你的问全解决了)什么是支座?基础是柱的支座,柱支撑在基础上; 柱是梁的支座,梁支撑在柱上; 梁是板的支座,板支撑在梁上 。
楼面板负筋的架立筋是板凳筋吗?(如图)
1、楼面板负筋的架立筋是面筋,板凳筋又称马凳。这两个是不同的钢筋。架立筋是面筋,相当于负筋。板凳筋就是马凳筋,如下图所示,板凳筋是支撑板筋的,就是给板筋有充足的保护层的。亲,明白了吗?不明白,再问。
2、楼面板负筋的架立筋不是板凳筋。楼面板负筋是指在楼板板面负弯矩筋位置,抵抗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水筋。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矩,不能缺少。
3、楼面板负筋通常被称为面筋,而板凳筋在建筑术语中是指马凳筋。两者并非同一概念,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也不同。面筋,即负筋,主要负责承受板的荷载并向结构传递,其布置和配置对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它位于板的下方,起到支撑和分布荷载的作用。
4、梁:底筋、面筋(架立筋,支座负筋)、腰筋、吊筋、鸭筋、拉筋;板:板底筋、板面筋、负筋、放射筋也称太阳筋、板凳筋;柱:柱筋、箍筋、拉筋;剪力墙:墙筋、拉筋; 板一般就是一级钢,梁二级钢,也叫螺纹钢一级钢HBP235,二级钢HRB335,三级钢HRB400,四级钢RRB400。工程中主要以前三种为主。
板凳筋马凳筋的规格
当板厚在200毫米到300毫米之间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2;当板厚在300毫米到500毫米之间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4;当板厚在500毫米到700毫米之间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6。对于厚度大于800毫米的板,建议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在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是常采用钢支架形式。
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例如,板厚在140mm至200mm之间时,马凳筋可采用ф10的钢筋;板厚在200mm至300mm之间时,马凳筋可采用ф12的钢筋,以此类推。其次,马凳筋的排列方式也很重要。 通常,马凳筋的排列可以是矩形陈列,也可以是梅花放置。在矩形陈列时,需要确保马凳筋的方向一致。
上平直段的长度设计为板筋间距加50mm(或80mm),以方便放置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和下右平直段的长度设计为板筋间距加50mm和100mm,以确保马凳的下部三点能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形成稳固的支撑结构。
马櫈筋又名掌撑和板凳筋,每1平方米设1个,是支撑混凝土板的上部钢筋网片用的目的是防止施工人员把上部钢筋踩下来。由于其形状象马鞍,俗称马凳筋。
5米乘6米现浇板该入何布置钢筋?
1、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2、可以不加梁,但周边支座必须牢靠至少有圈梁,5m*6m板面钢筋可以设计成双层双向,底部钢筋为3级钢直径8-10个的,间距130mm;上部钢筋为3级钢直径8-10个的,间距150-180mm;角部加设温差筋上下各一排,放置于角部扇形分布,长度可取板长1/5即可。
3、故板底筋配C8@200,支座负筋配C10@200即可。
4、可取混凝土C20,厚度100,底部双向钢筋网。直径8,间距125,上部负筋。直径8,间距125,长度1500(自梁边起,) 架立筋。
什么是马櫈筋
这个东西是施工措施,是保证钢筋安装质量的措施,规范里没有标准名称及定义。地区不同,通俗称呼不一样,马櫈、撑脚、撑铁、支架等都是它。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钢筋马櫈的布置要求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根据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
剪力墙没有马镫,你说的是起固定墙钢筋作用的梯子筋,做法就是在两根竖向钢筋上按剪力墙水平的筋的间距焊接一根根与墙厚尺寸相同的钢筋,一般要求比剪力墙的钢筋要大,一是记得要在梯子筋上刷漆二是注意梯子筋竖向筋的错开长度,满足搭接百分率。
什么叫板凳筋?板凳筋的做法又是怎样做?最好附图片
1、一个原则:板式构件的上下二层钢筋要分开的地方,一般要用铁马凳。例如:筏板基础、电梯基坑、楼板钢筋有负筋的、双层双向板筋等等。还有一个地方:悬臂板,如雨蓬板。因为雨蓬板是上部钢筋受力,所以,也要垫起来的。现在有塑料马凳了,是成品的。也有问题,主要是脆、与混凝土粘结性差等等。
2、板凳筋,马凳筋,板凳铁,这三名其实指的是同一种材料,即在板类结构中起到支撑作用的钢筋,也被称为马凳或撑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马凳筋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在技术层面有着关键作用,而且在经济考量上也至关重要。
3、亲:楼面板负筋的架立筋是面筋,板凳筋又称马凳。这两个是不同的钢筋。架立筋是面筋,相当于负筋。板凳筋就是马凳筋,如下图所示,板凳筋是支撑板筋的,就是给板筋有充足的保护层的。亲,明白了吗?不明白,再问。
4、在构件属性定义—板筋—撑脚—类型选择—拉筋式—调整下配筋规格距离就行了。板凳筋,又称马凳筋、板凳铁,这个三名字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通俗叫法不一样而已。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5、马櫈筋又名掌撑和板凳筋,每1平方米设1个,是支撑混凝土板的上部钢筋网片用的目的是防止施工人员把上部钢筋踩下来。由于其形状象马鞍,俗称马凳筋。
6、面筋,即负筋,主要负责承受板的荷载并向结构传递,其布置和配置对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它位于板的下方,起到支撑和分布荷载的作用。